2007年5月29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仲裁庭开到交警队
本报记者 徐晓 通讯员 姚云飞

  本报讯  碰上交通事故是有车族最头疼的事,为赔偿问题打官司吧太麻烦,自行调解吧又怕对方反悔或不履行。今年4月,杭州仲裁委员会在下城区交警大队设立了仲裁受理窗口,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从那里走出来的人,脸上都是笑盈盈的。
  家住朝晖九区的李女士骑自行车拐弯时,被张先生驾驶的轿车撞倒,腰椎受伤,被鉴定为9级伤残。受伤至今,李女士光医药费就已花了好几万元。她跟老伴去过交警大队好几次,前一次看到了仲裁受理处的牌子,便与张先生商量,决定仲裁解决他们间的赔偿问题。
  经仲裁员调解,两人达成了协议:张先生支付医药费、残疾赔偿金等共15万余元,于6月10日前付清。这个协议让李女士吃下了定心丸,而张先生也觉得满意,因为有了这张调解书他便可向保险公司理赔了。
  下城区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一位负责人表示,把仲裁方式引入交通事故赔偿处理程序是解决事故当事人经济纠纷的新尝试,是利民便民的一项举措,还能让交警腾出更多精力管好交通。
  据了解,目前该仲裁受理窗口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只做调解工作,而暂不进行裁决。该窗口自4月4日开通以来,至今已受理案件13起,其中当场结案并付清赔偿的有10起。